拉倒底部可以下载安卓APP,不怕网址被屏蔽了
APP网址部分手机无法打开,可以chrome浏览器输入网址打开
25-11-22
第二章
鹿清彤迈着端庄而沉稳的步伐,引领着一众女进士,缓缓走入紫宸殿。
殿内光线充足,巨大的梁柱上盘龙舞凤,雕梁画栋,极尽奢华。百官分列两
旁,鸦雀无声,一股无形的威压扑面而来。鹿清彤目不斜视,将所有的注意力都
集中在脚下的路和前方的龙椅上。她能感觉到,无数道目光正从四面八方投射到
她的身上,有好奇,有审视,有赞叹,也有不屑。
在场的这些朝臣,大多是天汉王朝的权力核心。位高权重的那些,无论是三
公九卿,还是六部尚书,在过去几日的各种礼仪流程中,或是在更早的科举事宜
里,或多或少都与这位新鲜出炉的女状元打过照面。他们都认识了鹿清彤,这个
在男人主导的朝堂上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的小小女子。
然而,此刻,却没有一个人敢真正地小看她。
女科进士虽是圣人恩典,但在过往的历史中,其地位一直颇为尴尬,大多被
当做装点门面的花瓶。就拿最近的、十年前的那一届女科来说,那些才貌双全的
女进士们,最终大多被授予了一些清贵的虚职,在翰林院或国子监里修书撰史,
几乎没有人能真正接触到实务职权。更有甚者,其中还有姿色佳者,竟被风流成
性的圣人看中,直接纳入了后宫,成了皇帝的嫔妃。这在士林之中传扬出去,实
在算不得什么光彩的事情,也让女科举士这条路,更被人看轻了几分。
但今时不同往日。状元,毕竟是状元。更何况,是在如今这个朝野党争愈演
愈烈的敏感时间点上。
当今朝堂,两大势力盘根错节,针锋相对。一方,是以当朝杨皇后的兄长、
国舅爷、右相杨钊为首的外戚集团。他们依靠杨皇后在后宫的地位和圣人的宠信,
近年来势力急剧膨胀,门生故吏遍布朝野。而另一方,则是盘踞朝堂数十年,根
深蒂固,以久居高位的左相严嵩为首的士大夫集团。两派在朝堂上明争暗斗,从
人事任免到国家大政,无一不是他们博弈的战场。
在这样的背景下,鹿清彤这位新科女状元的出现,就像是一颗被投入棋局的
新棋子。她虽然人微言轻,但「状元」这个身份,本身就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
无论是以杨钊为首的「外戚」,还是以严嵩为首的「严党」,都希望能将这位才
华横溢、前途未可限量的女状元,拉拢到自己的阵营之中。
对他们来说,鹿清彤不仅仅是一个人,更是一个符号,一面旗帜。能够得到
她的支持,就意味着在「不拘一格降人才」这面政治正确的旗帜上,占据了道德
的制高点。因此,当鹿清彤走进大殿的那一刻,她便能清晰地感觉到,来自文臣
队列最前方的两道目光,尤为灼热和复杂。一道来自右相杨钊,带着毫不掩饰的
招揽与势在必得;另一道则来自左相严嵩,深沉而内敛,仿佛在估量着她这颗棋
子的价值。
她知道,自己的命运,从踏入这座大殿开始,就已经被卷入了这深不见底的
政治漩涡之中。
鹿清彤引领着女进士们走到大殿中央的预定位置,在距离龙椅约三十步的地
方停下。她深吸一口气,将笏板高举,随即率领着身后的同伴们,动作整齐划一
地跪倒在地,行三跪九叩的大礼。
礼毕,她伏在冰凉的金砖地面上,用清亮而沉稳的声音,高声颂道:「臣,
鹿清彤,率宣和三年女科进士,参见圣人!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她身后的一众女进士也随之齐声颂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那清脆悦耳的声音,汇成一股独特的声浪,回荡在庄严肃穆的紫宸殿中,为
这阳刚气十足的朝堂,平添了几分阴柔之美。
龙椅之上,天子赵佶似乎对这番景象颇为满意。他微微颔首,抬了抬手,用
他那带着几分磁性的声音,温和地说道:「众卿平身。」
「谢陛下!」鹿清彤再次领头谢恩,然后才缓缓起身,与一众女进士垂手肃
立,等待圣训。
天子赵佶的目光在鹿清彤的脸上停留了片刻,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
他先是循例说了一些勉励的话,无非是称赞她们才学出众,是女子的表率,希望
她们日后能为国尽忠,为朝廷分忧云云。这些都是场面上的话,鹿清彤和众人都
恭敬地听着,一一应是。
在完成了这些严谨而必要的典仪之后,真正的重头戏终于来了。话题,自然
而然地转到了对这些新科进士,尤其是对状元职位的安排上。
只听天子赵佶语气随意地开口问道:「众卿以为,朕该授予鹿状元何等官职,
方能不负其才学啊?」
他这话看似是在询问百官,目光却不经意地扫向了分列文臣首位的左右二相。
话音刚落,右相杨钊便立刻出列,手持笏板,躬身说道:「启禀陛下,臣以
为,鹿状元才思敏捷,文采斐然,堪为天下女子之表率。不若授其翰林院修撰一
职,参与编修国史,既能发挥其长,又不失朝廷体面,正为合适。」
翰林院修撰是典型的虚职,与十年前那些女进士的安排如出一辙,正是要将
鹿清彤当做花瓶供起来。这看似稳妥的安排,实则是想先将她纳入自己的势力范
围,日后再图他用。
杨钊话音刚落,左相严嵩便也紧跟着出列,他先是慢条斯理地瞥了杨钊一眼,
然后才对天子说道:「陛下,臣有不同之见。杨相之言虽好,却未免有些大材小
用了。臣听闻,鹿状元不仅文采出众,且刑名之事也身为通晓。依臣之见,不若
入大理寺,协助审理天下刑案。如此,方能人尽其才,为我天汉律法,注入一股
清流。」
去大理寺便有实打实的实权职位,能够直接参与到案件的审理之中。严嵩此
举,不可谓不大胆,他这是要将鹿清彤直接推到风口浪尖上,让她成为自己手中
一把对付政敌的利刃。
对于眼前这番景象,鹿清彤心中没有半分意外。
早在金榜放榜之后,她居住的江南会馆便门庭若市。两党的许多门生故吏,
打着各种「同乡」、「故交」的名义前来拜访,送上的贺礼堆积如山,言语间无
不充满了拉拢之意。对于这些,鹿清彤一概婉言谢绝,礼物分毫不收,甚至有好
几次,为了躲避那些纠缠不休的说客,她不得不从会馆的后门偷偷溜走。
虽然她毫无为官的经验,但自小熟读史书,又得名师指点,「居其位,安其
分,不乱言,不妄行」的道理,还是深深地刻在心里的。尤其是对于党争,更是
圣人教诲中一再强调的为官大忌。在没有摸清圣意,没有站稳脚跟之前,贸然站
队,无异于将自己置于烈火之上炙烤。
此刻,大殿之上,右相杨钊和左相严嵩各自抛出了自己的方案,他们身后的
党羽也纷纷出列,附和自家主帅的意见。只见严嵩一党中的御史中丞秦桧,引经
据典,盛赞鹿清彤的胆识,力主将其放入大理寺历练;而杨钊一党的吏部侍郎贾
充,则立刻站出来反驳,强调女子不习政务,翰林院才是最适合女状元的去处。
两人唇枪舌战,你来我往,争论不休。
而武官的队列,则是一片缄默。天汉朝堂重文轻武,武将们向来不轻易参与
文官的党争,大多在明面上保持着中立。更何况,去年西南边境用兵惨败,先后
任太尉的司马懿和高俅狼狈下野,至今太尉之位都一直空悬,军方群龙无首,更
没有人代表发言。
龙椅上的天子赵佶看着下面吵成一团的臣子,眉头微微皱起,似乎也觉得这
个议题有些棘手。他挥了挥手,止住了秦桧和贾充的争论,大殿内瞬间安静了下
来。随即,他将目光投向了这场风暴的中心——鹿清彤。
「鹿卿,」天子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几分考较的意味,「左右二相,皆是
为国举才,言之有理。依你看来,你自家作何想法啊?但说无妨。」
皇帝竟将皮球踢给了她自己!
鹿清彤心中猛地一凛。这个问题,比刚才左右二相的争论更加凶险万分。无
论她选择哪一边,都意味着立刻得罪另一边。这看似是给了她自主选择的权力,
实则是皇帝在考验她的政治智慧。
此事岂是能自己说话的?
她没有丝毫的犹豫,立刻再次跪倒在地,将笏板高举过头,语气无比恭敬且
诚恳地回道:「启禀陛下,臣乃一介新科举子,蒙陛下天恩,方得寸进。于朝堂
政务,一无所知。无论翰林修史,亦或大理评案,皆是为国效力,为陛下分忧。
臣不敢有半分私心,更不敢妄议朝政。臣之前途,臣之所向,全凭圣人一言裁决!
无论陛下授予何等官职,臣必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她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表明了自己忠君之心,又巧妙地将决定权再次恭
恭敬敬地还给了皇帝,完美地避开了这个致命的陷阱。满朝文武,包括方才还在
激烈争论的杨钊和严嵩,都不由得在心中对这个年仅二十的女状元,再次高看了
一眼。
鹿清彤那番滴水不漏的回应,显然让龙椅上的天子赵佶龙心大悦。他满意地
颔首,甚至饶有兴致地侧过身,对今日在一旁列坐观礼的杨皇后低声叨叨了几句,
似乎是在称赞这位女状元的聪慧与得体,杨皇后也微微点头,表示赞许。
得到君后的双重肯定,鹿清彤心中却没有半分喜悦,反而涌上一股深深的无
奈。从离开江南桐庐,一路北上,直到踏入这天汉王朝的心脏——长安城,再到
今日站在这权力之巅的紫宸殿上,她眼见了太多的繁花似锦,烈火烹油。皇城的
巍峨,朝堂的威严,百官的气派,无一不彰显着盛世的气象。
然而,这一路行来的见闻,却在她心中刻下了另一幅截然不同的画卷。官道
的破败,响马的横行,流离失所的灾民,以及那些在底层挣扎、朝不保夕的百姓
……人间的冷暖与疾苦,她见得远比这盛世的浮华要多得多。她自幼苦读圣贤书,
怀揣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理想,是真心希望自己虽为一介女子,也
能凭借所学,为这天下的百姓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但如今看来,这一切似乎都成了奢望。翰林院修撰,不过是清贵的囚笼;大
理寺评事,则会立刻沦为党争的刀俎。无论最终得到什么官职,她都将被这巨大
的政治漩涡无情地裹挟,身不由己,离自己最初的理想越来越远。想到这里,她
的心头不禁掠过一丝黯然。
就在她思绪万千之际,龙椅上的天子再次开口了。他似乎也觉得让左右二相
在这大喜的日子里继续争执有失体面,便伸了伸手,用一种不容置喙的语气说道:
「此事不急,可留中再议。」
「留中再议」,这四个字一出,杨钊和严嵩便都知趣地闭上了嘴,躬身退回
了原位。一场没有结果的博弈,暂时告一段落。
随即,一名礼部官员快步上前,站到大殿中央,展开手中的诏书,用洪亮的
声音高声宣布道:「陛下有旨,大朝会下一仪程,开始!」
听到这声宣告,鹿清彤心中不禁有些疑惑。下一步骤是什么?在她之前了解
的朝会流程中,并没有这一项。她只模模糊糊地听说,今天这次大朝会,因为恰
逢中秋佳节,又逢四夷来朝,所以圣人特意增加了一个以往没有的、独有的环节,
以彰显天汉国威。
她正暗自揣测,却见大殿两侧的百官,尤其是武将队列中,许多人都露出了
期待和兴奋的神情。就连一直保持着沉稳的左右二相,此刻的脸上也浮现出郑重
的神色。显然,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
就在这时,殿外忽然传来了一阵沉重而整齐的脚步声,伴随着金属甲叶碰撞
的铿锵之音。那声音由远及近,带着一股凌厉的肃杀之气,仿佛有一支身经百战
的铁血之师,正在向这座象征着帝国最高权力的宫殿开进。
整个紫宸殿的气氛,瞬间为之一变。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将目光投向了那
洞开的殿门。鹿清彤的心,也莫名地跟着这脚步声的节奏,不受控制地狂跳起来。
她有一种强烈的预感,有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即将发生。而那个即将登场的主
角,或许与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就在紫宸殿内气氛变得凝重肃杀的同一时刻,这下一步骤的关键人物,正打
马扬鞭,进入了巍峨的皇城。
当先一人,正是那位三十多岁、身形高大俊朗的男人。他身披一副玄色麒麟
明光铠,头戴亮银束发冠,骑在一匹神骏非凡的战马上,整个人如同一柄出了鞘
的利剑,锋芒毕露,气势逼人。他脸上的表情倨傲,那份发自骨子里的强大与自
信,丝毫不加掩饰,带着一股睥睨天下的耀武扬威。
在他的身后,跟随着一支约百人的队伍。这是一支真正的百战精锐,士兵们
个个身着玄甲,手持利刃,步伐整齐划一,眼神冷酷如刀。他们虽然人数不多,
但身上散发出的那股铁血煞气,却仿佛千军万马,令人望而生畏。在队伍的中央,
还押送着几辆囚车,车中关押着一些衣饰华贵、垂头丧气的异族男女,显然是身
份不凡的战俘。
「骁骑将军,入朝——!」
随着宫城门口卫士一声高亢的传唱,这支队伍便缓缓而行,一路畅通无阻。
能够在这皇城之内骑马披甲,直入殿前,这是何等样的大不韪,又是何等样的殊
荣!非有天大的功劳,绝不可能得到如此恩典。
而这,确实是天大的功劳。
去年,天汉王朝西南边境战事不利,主将鲜于仲通指挥失当,导致大军惨败,
仅以身免,狼狈逃回。朝野震动,时任太尉的司马懿在左右相两派的共同夹击弹
劾下引咎告老。朝廷紧急派遣了新任太尉高俅前往统合残局,谁知高俅此人善于
逢迎,却不通军务,非但没能稳住局势,反而使得军心涣散,被西南蛮夷打得节
节败退,反而丢失了天汉国土。天子震怒之下,将高俅免职流放。一时间,西南
战局糜烂,成了整个天汉王朝脸上的一块烂疮。
就在朝廷一筹莫展之际,今年开春,圣人钦点骁骑将军临危受命,前往西南
救火。谁也未曾料到,这位年轻的将军竟如天神下凡,趁着酷暑炎夏,发动了一
场惊天动地的大反攻,以雷霆万钧之势,一举击溃敌军主力,更是一路追亡逐北,
捣其巢穴,将敌国的首领舜化贞生擒活捉,押解还朝!
这场酣畅淋漓的大胜,一扫去岁惨败的阴霾,极大地震奋了天汉的国威与民
心。而这一切的功劳,无疑都归于这位力挽狂狂澜的骁骑将军——孙廷萧!
此刻,当鹿清彤和其他进士被礼部官员引导着退到大殿一侧,为即将到来的
献俘仪式让出位置时,她的余光,正好看到了那个在殿外阶下翻身下马、解下佩
剑、大步走入殿中的男人。
只一眼,鹿清彤的眼睛便一下子瞪圆了,仿佛被雷电击中一般,浑身的血液
都在瞬间凝固。
是他!
就是他!
那张英俊而冷酷的脸庞,那挺拔如松的身姿,那睥睨一切的气势……纵然换
上了一身威武的铠甲,但那股刻在她骨子里的熟悉感,却绝不会错!
他就是那个在林中救下自己的神秘「将军」!那个让她魂牵梦萦一个月的
「萧哥哥」!
孙廷萧……原来他叫孙廷萧……
鹿清彤的大脑一片轰鸣,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下意识地揉了揉,然后又
看了过去。她反复地、一遍又一遍地看着那个正向龙椅走去的男人,每一次确认,
都让她的心跳得更快一分。震惊、狂喜、难以置信……种种复杂的情绪在她胸中
翻涌,让她几乎快要无法呼吸。
原来,他根本不姓萧。「萧哥哥」,只是那个叫赫连明婕的姑娘对他的昵称,
因为他名中带萧字……
世界在这一刻仿佛变得不真实起来。她怎么也想不到,那个与她在山野林间
偶遇的救命恩人,竟然就是当今朝野上下,声威最盛、功劳最大的骁骑将军!而
他们的重逢,竟会是在这样庄严、盛大的场合。
孙廷萧大步流星地走入紫宸殿,目不斜视,对两旁百官投来的或敬畏、或嫉
妒、或探究的目光恍若未见,径直走到了大殿中央。
他没有去看站在一旁的鹿清彤,仿佛根本没有注意到她的存在。他按照献俘
仪式的典仪,单膝跪地,抱拳行礼,声音洪亮如钟:「臣,骁骑将军孙廷萧,参
见陛下!幸不辱命,已将西南叛酋舜化贞及其党羽生擒,押解至殿前,特来向陛
下献俘!」
他的声音里充满了强大的自信与骄傲,那份趾高气扬的态度,让在场的不少
文臣都暗自皱起了眉头。一些言官甚至已经开始悄声议论,认为他居功自傲,在
圣前失仪。
然而,孙廷萧对此毫不在意。他站起身,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1】【2】【3】【4】
最新章节请访问https://m.diyibanzhu2.online
鹿清彤迈着端庄而沉稳的步伐,引领着一众女进士,缓缓走入紫宸殿。
殿内光线充足,巨大的梁柱上盘龙舞凤,雕梁画栋,极尽奢华。百官分列两
旁,鸦雀无声,一股无形的威压扑面而来。鹿清彤目不斜视,将所有的注意力都
集中在脚下的路和前方的龙椅上。她能感觉到,无数道目光正从四面八方投射到
她的身上,有好奇,有审视,有赞叹,也有不屑。
在场的这些朝臣,大多是天汉王朝的权力核心。位高权重的那些,无论是三
公九卿,还是六部尚书,在过去几日的各种礼仪流程中,或是在更早的科举事宜
里,或多或少都与这位新鲜出炉的女状元打过照面。他们都认识了鹿清彤,这个
在男人主导的朝堂上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的小小女子。
然而,此刻,却没有一个人敢真正地小看她。
女科进士虽是圣人恩典,但在过往的历史中,其地位一直颇为尴尬,大多被
当做装点门面的花瓶。就拿最近的、十年前的那一届女科来说,那些才貌双全的
女进士们,最终大多被授予了一些清贵的虚职,在翰林院或国子监里修书撰史,
几乎没有人能真正接触到实务职权。更有甚者,其中还有姿色佳者,竟被风流成
性的圣人看中,直接纳入了后宫,成了皇帝的嫔妃。这在士林之中传扬出去,实
在算不得什么光彩的事情,也让女科举士这条路,更被人看轻了几分。
但今时不同往日。状元,毕竟是状元。更何况,是在如今这个朝野党争愈演
愈烈的敏感时间点上。
当今朝堂,两大势力盘根错节,针锋相对。一方,是以当朝杨皇后的兄长、
国舅爷、右相杨钊为首的外戚集团。他们依靠杨皇后在后宫的地位和圣人的宠信,
近年来势力急剧膨胀,门生故吏遍布朝野。而另一方,则是盘踞朝堂数十年,根
深蒂固,以久居高位的左相严嵩为首的士大夫集团。两派在朝堂上明争暗斗,从
人事任免到国家大政,无一不是他们博弈的战场。
在这样的背景下,鹿清彤这位新科女状元的出现,就像是一颗被投入棋局的
新棋子。她虽然人微言轻,但「状元」这个身份,本身就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
无论是以杨钊为首的「外戚」,还是以严嵩为首的「严党」,都希望能将这位才
华横溢、前途未可限量的女状元,拉拢到自己的阵营之中。
对他们来说,鹿清彤不仅仅是一个人,更是一个符号,一面旗帜。能够得到
她的支持,就意味着在「不拘一格降人才」这面政治正确的旗帜上,占据了道德
的制高点。因此,当鹿清彤走进大殿的那一刻,她便能清晰地感觉到,来自文臣
队列最前方的两道目光,尤为灼热和复杂。一道来自右相杨钊,带着毫不掩饰的
招揽与势在必得;另一道则来自左相严嵩,深沉而内敛,仿佛在估量着她这颗棋
子的价值。
她知道,自己的命运,从踏入这座大殿开始,就已经被卷入了这深不见底的
政治漩涡之中。
鹿清彤引领着女进士们走到大殿中央的预定位置,在距离龙椅约三十步的地
方停下。她深吸一口气,将笏板高举,随即率领着身后的同伴们,动作整齐划一
地跪倒在地,行三跪九叩的大礼。
礼毕,她伏在冰凉的金砖地面上,用清亮而沉稳的声音,高声颂道:「臣,
鹿清彤,率宣和三年女科进士,参见圣人!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她身后的一众女进士也随之齐声颂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那清脆悦耳的声音,汇成一股独特的声浪,回荡在庄严肃穆的紫宸殿中,为
这阳刚气十足的朝堂,平添了几分阴柔之美。
龙椅之上,天子赵佶似乎对这番景象颇为满意。他微微颔首,抬了抬手,用
他那带着几分磁性的声音,温和地说道:「众卿平身。」
「谢陛下!」鹿清彤再次领头谢恩,然后才缓缓起身,与一众女进士垂手肃
立,等待圣训。
天子赵佶的目光在鹿清彤的脸上停留了片刻,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
他先是循例说了一些勉励的话,无非是称赞她们才学出众,是女子的表率,希望
她们日后能为国尽忠,为朝廷分忧云云。这些都是场面上的话,鹿清彤和众人都
恭敬地听着,一一应是。
在完成了这些严谨而必要的典仪之后,真正的重头戏终于来了。话题,自然
而然地转到了对这些新科进士,尤其是对状元职位的安排上。
只听天子赵佶语气随意地开口问道:「众卿以为,朕该授予鹿状元何等官职,
方能不负其才学啊?」
他这话看似是在询问百官,目光却不经意地扫向了分列文臣首位的左右二相。
话音刚落,右相杨钊便立刻出列,手持笏板,躬身说道:「启禀陛下,臣以
为,鹿状元才思敏捷,文采斐然,堪为天下女子之表率。不若授其翰林院修撰一
职,参与编修国史,既能发挥其长,又不失朝廷体面,正为合适。」
翰林院修撰是典型的虚职,与十年前那些女进士的安排如出一辙,正是要将
鹿清彤当做花瓶供起来。这看似稳妥的安排,实则是想先将她纳入自己的势力范
围,日后再图他用。
杨钊话音刚落,左相严嵩便也紧跟着出列,他先是慢条斯理地瞥了杨钊一眼,
然后才对天子说道:「陛下,臣有不同之见。杨相之言虽好,却未免有些大材小
用了。臣听闻,鹿状元不仅文采出众,且刑名之事也身为通晓。依臣之见,不若
入大理寺,协助审理天下刑案。如此,方能人尽其才,为我天汉律法,注入一股
清流。」
去大理寺便有实打实的实权职位,能够直接参与到案件的审理之中。严嵩此
举,不可谓不大胆,他这是要将鹿清彤直接推到风口浪尖上,让她成为自己手中
一把对付政敌的利刃。
对于眼前这番景象,鹿清彤心中没有半分意外。
早在金榜放榜之后,她居住的江南会馆便门庭若市。两党的许多门生故吏,
打着各种「同乡」、「故交」的名义前来拜访,送上的贺礼堆积如山,言语间无
不充满了拉拢之意。对于这些,鹿清彤一概婉言谢绝,礼物分毫不收,甚至有好
几次,为了躲避那些纠缠不休的说客,她不得不从会馆的后门偷偷溜走。
虽然她毫无为官的经验,但自小熟读史书,又得名师指点,「居其位,安其
分,不乱言,不妄行」的道理,还是深深地刻在心里的。尤其是对于党争,更是
圣人教诲中一再强调的为官大忌。在没有摸清圣意,没有站稳脚跟之前,贸然站
队,无异于将自己置于烈火之上炙烤。
此刻,大殿之上,右相杨钊和左相严嵩各自抛出了自己的方案,他们身后的
党羽也纷纷出列,附和自家主帅的意见。只见严嵩一党中的御史中丞秦桧,引经
据典,盛赞鹿清彤的胆识,力主将其放入大理寺历练;而杨钊一党的吏部侍郎贾
充,则立刻站出来反驳,强调女子不习政务,翰林院才是最适合女状元的去处。
两人唇枪舌战,你来我往,争论不休。
而武官的队列,则是一片缄默。天汉朝堂重文轻武,武将们向来不轻易参与
文官的党争,大多在明面上保持着中立。更何况,去年西南边境用兵惨败,先后
任太尉的司马懿和高俅狼狈下野,至今太尉之位都一直空悬,军方群龙无首,更
没有人代表发言。
龙椅上的天子赵佶看着下面吵成一团的臣子,眉头微微皱起,似乎也觉得这
个议题有些棘手。他挥了挥手,止住了秦桧和贾充的争论,大殿内瞬间安静了下
来。随即,他将目光投向了这场风暴的中心——鹿清彤。
「鹿卿,」天子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几分考较的意味,「左右二相,皆是
为国举才,言之有理。依你看来,你自家作何想法啊?但说无妨。」
皇帝竟将皮球踢给了她自己!
鹿清彤心中猛地一凛。这个问题,比刚才左右二相的争论更加凶险万分。无
论她选择哪一边,都意味着立刻得罪另一边。这看似是给了她自主选择的权力,
实则是皇帝在考验她的政治智慧。
此事岂是能自己说话的?
她没有丝毫的犹豫,立刻再次跪倒在地,将笏板高举过头,语气无比恭敬且
诚恳地回道:「启禀陛下,臣乃一介新科举子,蒙陛下天恩,方得寸进。于朝堂
政务,一无所知。无论翰林修史,亦或大理评案,皆是为国效力,为陛下分忧。
臣不敢有半分私心,更不敢妄议朝政。臣之前途,臣之所向,全凭圣人一言裁决!
无论陛下授予何等官职,臣必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她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表明了自己忠君之心,又巧妙地将决定权再次恭
恭敬敬地还给了皇帝,完美地避开了这个致命的陷阱。满朝文武,包括方才还在
激烈争论的杨钊和严嵩,都不由得在心中对这个年仅二十的女状元,再次高看了
一眼。
鹿清彤那番滴水不漏的回应,显然让龙椅上的天子赵佶龙心大悦。他满意地
颔首,甚至饶有兴致地侧过身,对今日在一旁列坐观礼的杨皇后低声叨叨了几句,
似乎是在称赞这位女状元的聪慧与得体,杨皇后也微微点头,表示赞许。
得到君后的双重肯定,鹿清彤心中却没有半分喜悦,反而涌上一股深深的无
奈。从离开江南桐庐,一路北上,直到踏入这天汉王朝的心脏——长安城,再到
今日站在这权力之巅的紫宸殿上,她眼见了太多的繁花似锦,烈火烹油。皇城的
巍峨,朝堂的威严,百官的气派,无一不彰显着盛世的气象。
然而,这一路行来的见闻,却在她心中刻下了另一幅截然不同的画卷。官道
的破败,响马的横行,流离失所的灾民,以及那些在底层挣扎、朝不保夕的百姓
……人间的冷暖与疾苦,她见得远比这盛世的浮华要多得多。她自幼苦读圣贤书,
怀揣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理想,是真心希望自己虽为一介女子,也
能凭借所学,为这天下的百姓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但如今看来,这一切似乎都成了奢望。翰林院修撰,不过是清贵的囚笼;大
理寺评事,则会立刻沦为党争的刀俎。无论最终得到什么官职,她都将被这巨大
的政治漩涡无情地裹挟,身不由己,离自己最初的理想越来越远。想到这里,她
的心头不禁掠过一丝黯然。
就在她思绪万千之际,龙椅上的天子再次开口了。他似乎也觉得让左右二相
在这大喜的日子里继续争执有失体面,便伸了伸手,用一种不容置喙的语气说道:
「此事不急,可留中再议。」
「留中再议」,这四个字一出,杨钊和严嵩便都知趣地闭上了嘴,躬身退回
了原位。一场没有结果的博弈,暂时告一段落。
随即,一名礼部官员快步上前,站到大殿中央,展开手中的诏书,用洪亮的
声音高声宣布道:「陛下有旨,大朝会下一仪程,开始!」
听到这声宣告,鹿清彤心中不禁有些疑惑。下一步骤是什么?在她之前了解
的朝会流程中,并没有这一项。她只模模糊糊地听说,今天这次大朝会,因为恰
逢中秋佳节,又逢四夷来朝,所以圣人特意增加了一个以往没有的、独有的环节,
以彰显天汉国威。
她正暗自揣测,却见大殿两侧的百官,尤其是武将队列中,许多人都露出了
期待和兴奋的神情。就连一直保持着沉稳的左右二相,此刻的脸上也浮现出郑重
的神色。显然,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
就在这时,殿外忽然传来了一阵沉重而整齐的脚步声,伴随着金属甲叶碰撞
的铿锵之音。那声音由远及近,带着一股凌厉的肃杀之气,仿佛有一支身经百战
的铁血之师,正在向这座象征着帝国最高权力的宫殿开进。
整个紫宸殿的气氛,瞬间为之一变。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将目光投向了那
洞开的殿门。鹿清彤的心,也莫名地跟着这脚步声的节奏,不受控制地狂跳起来。
她有一种强烈的预感,有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即将发生。而那个即将登场的主
角,或许与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就在紫宸殿内气氛变得凝重肃杀的同一时刻,这下一步骤的关键人物,正打
马扬鞭,进入了巍峨的皇城。
当先一人,正是那位三十多岁、身形高大俊朗的男人。他身披一副玄色麒麟
明光铠,头戴亮银束发冠,骑在一匹神骏非凡的战马上,整个人如同一柄出了鞘
的利剑,锋芒毕露,气势逼人。他脸上的表情倨傲,那份发自骨子里的强大与自
信,丝毫不加掩饰,带着一股睥睨天下的耀武扬威。
在他的身后,跟随着一支约百人的队伍。这是一支真正的百战精锐,士兵们
个个身着玄甲,手持利刃,步伐整齐划一,眼神冷酷如刀。他们虽然人数不多,
但身上散发出的那股铁血煞气,却仿佛千军万马,令人望而生畏。在队伍的中央,
还押送着几辆囚车,车中关押着一些衣饰华贵、垂头丧气的异族男女,显然是身
份不凡的战俘。
「骁骑将军,入朝——!」
随着宫城门口卫士一声高亢的传唱,这支队伍便缓缓而行,一路畅通无阻。
能够在这皇城之内骑马披甲,直入殿前,这是何等样的大不韪,又是何等样的殊
荣!非有天大的功劳,绝不可能得到如此恩典。
而这,确实是天大的功劳。
去年,天汉王朝西南边境战事不利,主将鲜于仲通指挥失当,导致大军惨败,
仅以身免,狼狈逃回。朝野震动,时任太尉的司马懿在左右相两派的共同夹击弹
劾下引咎告老。朝廷紧急派遣了新任太尉高俅前往统合残局,谁知高俅此人善于
逢迎,却不通军务,非但没能稳住局势,反而使得军心涣散,被西南蛮夷打得节
节败退,反而丢失了天汉国土。天子震怒之下,将高俅免职流放。一时间,西南
战局糜烂,成了整个天汉王朝脸上的一块烂疮。
就在朝廷一筹莫展之际,今年开春,圣人钦点骁骑将军临危受命,前往西南
救火。谁也未曾料到,这位年轻的将军竟如天神下凡,趁着酷暑炎夏,发动了一
场惊天动地的大反攻,以雷霆万钧之势,一举击溃敌军主力,更是一路追亡逐北,
捣其巢穴,将敌国的首领舜化贞生擒活捉,押解还朝!
这场酣畅淋漓的大胜,一扫去岁惨败的阴霾,极大地震奋了天汉的国威与民
心。而这一切的功劳,无疑都归于这位力挽狂狂澜的骁骑将军——孙廷萧!
此刻,当鹿清彤和其他进士被礼部官员引导着退到大殿一侧,为即将到来的
献俘仪式让出位置时,她的余光,正好看到了那个在殿外阶下翻身下马、解下佩
剑、大步走入殿中的男人。
只一眼,鹿清彤的眼睛便一下子瞪圆了,仿佛被雷电击中一般,浑身的血液
都在瞬间凝固。
是他!
就是他!
那张英俊而冷酷的脸庞,那挺拔如松的身姿,那睥睨一切的气势……纵然换
上了一身威武的铠甲,但那股刻在她骨子里的熟悉感,却绝不会错!
他就是那个在林中救下自己的神秘「将军」!那个让她魂牵梦萦一个月的
「萧哥哥」!
孙廷萧……原来他叫孙廷萧……
鹿清彤的大脑一片轰鸣,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下意识地揉了揉,然后又
看了过去。她反复地、一遍又一遍地看着那个正向龙椅走去的男人,每一次确认,
都让她的心跳得更快一分。震惊、狂喜、难以置信……种种复杂的情绪在她胸中
翻涌,让她几乎快要无法呼吸。
原来,他根本不姓萧。「萧哥哥」,只是那个叫赫连明婕的姑娘对他的昵称,
因为他名中带萧字……
世界在这一刻仿佛变得不真实起来。她怎么也想不到,那个与她在山野林间
偶遇的救命恩人,竟然就是当今朝野上下,声威最盛、功劳最大的骁骑将军!而
他们的重逢,竟会是在这样庄严、盛大的场合。
孙廷萧大步流星地走入紫宸殿,目不斜视,对两旁百官投来的或敬畏、或嫉
妒、或探究的目光恍若未见,径直走到了大殿中央。
他没有去看站在一旁的鹿清彤,仿佛根本没有注意到她的存在。他按照献俘
仪式的典仪,单膝跪地,抱拳行礼,声音洪亮如钟:「臣,骁骑将军孙廷萧,参
见陛下!幸不辱命,已将西南叛酋舜化贞及其党羽生擒,押解至殿前,特来向陛
下献俘!」
他的声音里充满了强大的自信与骄傲,那份趾高气扬的态度,让在场的不少
文臣都暗自皱起了眉头。一些言官甚至已经开始悄声议论,认为他居功自傲,在
圣前失仪。
然而,孙廷萧对此毫不在意。他站起身,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